群众观点看服务,县法院在深入推进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中,切实践行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携卷下乡,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社区、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服务群众,涌现了一大批社区法官、村头法官、草根法官的形象。审判监督庭在审理原告刘东平与刘金平财产纠纷一案就是其中一例。
原告刘东平与被告刘金平系亲兄弟,家住楼观镇前东明村,即楼观镇道文化展示区,原告在县城某单位工作,被告在农村务农,兄弟俩因安葬老父亲结下恩怨。随着楼观台道文化展开发,房屋、地面附着物、土地等赔偿17万元被被告刘金平领取,原告索要不给,兄弟俩拳脚相对,在村组群众中影响很不好,2010年原告状诉法院要求被告返还赔偿款,判决后被告不服上诉西安市中院。西安市中院以事实不清涉及继承等问题发回本院重审。
在重审本案中,审监庭研究案情后发现本案存在三个法律关系,一是土地补偿款,二是继承法律关系,三是析产问题,不能一案合并审理。在送达传票的过程中,该庭庭长从周围群众中了解上述情况后,当即传唤原告并对原告在安葬老父亲过程中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指出了其缺点和不足,原告也承认是自己的过错。
法官见其有调解的可能,决定下大力气调解这起多头绪案件,于是携卷下乡,在被告家数次做工作,说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被告夫妻也承认自己不给属于兄长的份额不对,原被告在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下,达成和解协议。原告不再主张补偿款,被告将拆迁置换的另一套75平方米商品房给原告之子。最终,兄弟妯娌干戈化为玉帛,一场兄弟相煎的财产纠纷在法官苦口婆心的教育调解下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