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安市周至县人民法院以“司法能力提升年”活动为主线,从转变作风、规范管理、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为民入手,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及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以扎实的工作业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
查摆问题,突出“深”字。“王某某庭长,你审理的(2012)周民初字第*号判决中遗漏案件当事人导致程序违法被中院发回重审,你在审理时是怎样考虑的”、“张某某法官,你在审理的案件中当事人诉讼请求模棱两可,你为何不在案件审理中行使释明权告知当事人正确选择本案所主张的法律关系”……一个个尖锐的问题在大会上被院领导当场指出,不谈成绩经验,只谈存在的问题;不讲空话套话,只讲改进应对措施,这就是最近周至法院召开的工作讲评会上发生的一幕。由过去的领导在台上一人讲,改为法官干警上台人人讲,深刻剖析各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并回答院领导和全院干警的提问,促进司法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提升。2月16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我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通过学习讨论解决服务大局意识不强、纪律作风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等思想问题,针对廉政责任中易出问题的节点和薄弱环节,采取“自己找、相互帮、部门查、领导评、组织审”的方式,通过层层动员、强化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等措施,在全院分三个层面进行查找廉政风险点。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带头重点查找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各部门及负责人重点查找环境性廉政风险、机制性廉政风险、程序性廉政风险、管理性廉政风险、政策性廉政风险和岗位性廉政风险等六大类风险;其他法官干警结合本职工作重点查找岗位性廉政风险,全院干警人人参与、人人查找、人人制定防控措施,部门共查找出45个廉政风险点,个人查找出廉政风险点120个,进一步深化了廉政意识,更加有效地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确保了审判权的运行更加公平、公正,为建设一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范管理,突出“严”字。今年,周至县法院在内部管理上提出了“精、细、实”三字方针,在考勤管理制度上汲取往年经验教训,出台了《周至县人民法院纪律作风目标考核实施细则》,着力通过“四个严格”,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考勤制度。要求每位干警必须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打卡及请销假制度,并由专人负责请销假及打卡情况的月统计,通过通报的形式对迟到、旷工的干警在全院进行通报,并予以相应处罚。严格庭审纪律。对庭审中出现的不着法袍或制式服装、随意离开法庭及未按约定时间开庭等不规范行为,采取警告或诫勉谈话的处罚措施。严格会议制度。积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对能够当面部署工作的不召开会议,能够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的不召开全院性大会。杜绝铺张浪费,改变会风。一改往年开半年工作会、年终工作总结会在院外召开的做法,去年的工作总结会就在院内召开,压缩会议时间,中午统一在职工灶上就餐,节约了经费和时间,树立了良好的会风。严格督查制度。上班期间,做到不擅离岗位,认真履行各自岗位职责,不得串岗闲聊,上网娱乐。该院纪检监察部门对全院干警进行不定期督查,检查考勤制度落实及人员在岗履职情况。
转变作风,突出“狠”字。为进一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法院形象,推进司法公开,周至法院从队伍、制度、载体三个方面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抓队伍,坚持常态化、全员化、实效化的学习,培养和强化干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服务大局意识。丰富培训形式,尝试采取“法制课堂”的培训方式,定期组织干警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抓制度。进一步规范好各项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督办、考核。修订《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各项工作任务、岗位职责进行分解细化并明确考核奖惩办法。通过以制度管人、管案、管事,通过管好人、管好案、管好事来赢得民心。抓载体。通过建立起的“一村一法官、一村一调解”机制,全院90名法官干警每月定期下到村、组、企业、社区,用群众“听得懂、看得明、信得过、靠得住”的方式解决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当地,消灭在萌芽状态,拉近司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
司法为民,突出“实”字。服务群众诚实。以“立案信访文明窗口”建设为契机,突出服务便民功能,案件信息查询机、群众休息室、饮水机等一批便民服务设施在立案信访大厅纷纷设立,完善八项功能,实行“一厅式”办公、“零距离”服务,真正发挥起立案信访窗口为群众服务的功能。审判工作扎实。我院从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以改革促公正,以改革树形象。在审判过程中,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方针,切实把案件办好。审判作风朴实。积极开展庭审观摩、裁判文书评比等活动,切实增强办案法官的规范意识,解决案件裁判文书和庭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审判质量。同时加大调解力度,实行诉调对接,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在案件调解中的优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达到“案结事了、息事宁人”。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共受理各类审判案件789件,调撤率89%,审判、执行工作较去年同期呈现“四升三降”的良好态势,即结案率、执结率、执行标的到位率、一审服判息诉率普遍上升;信访投诉率、发改率、执行积案数普遍下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