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法院“一村(社区)一法官、一村(社区)一调解”工作机制的建立,无疑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便利群众诉讼,并为解决群众打官司难、打官司贵等现实困难提供了最切实的制度支持。作为这项制度的主力军,周至法院429名“编外法官”—法院委托调解员始终处在基层第一线,只有不断的进行培训、指导、监督、规范,才能将他们打造成为法官的得力帮手,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纠纷化解在诉前。6月7日至8日,周至法院各驻村法官来到各自联络点,对委托对调员进行培训和业务指导,规范调解工作。
在四屯镇、青化镇法官工作站,执行二庭驻村法官张宏刚庭长及另二名驻村法官对两镇24个行政村的24名调解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法官结合自身审判实践和真实案例向调解员讲解了调解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工作守则、等内容,并与调解员进行了学习交流,对调解员在工作中如何建立工作台账及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发放了专门制作的以调解员调解的策略与技巧为内容的培训材料。
在辛家寨镇,审委会委员、审监庭庭长何军林和立案庭法官唐卫刚分别就调解协议要求特点及调解工作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说明,并与调解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在翠峰镇,政工科长副科长王党民及法官张蕊对辖区内的18个村的24名人民调解员逐村进行走访,“一对一”的培训指导,“面对面”进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悉,其他各镇委托调解员培训工作也将陆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