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周至法院通过“一村一法官”便民联系电话提升群众满意度(2013-7-12)
作者:杨军师 唐卫刚  发布时间:2013-07-12 10:05:38 打印 字号: | |

  “感谢法官能亲临现场帮我解决问题,没料到我只是打了一个电话,驻村法官就及时赶来了!”这是7月11日发生在侯家村镇朱家查村杜某身上的一件真事。

  事情是这样的,杜某是朱家查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家中近日正在施工建房,由于房屋基线问题与邻居发生了争执,在邻居的阻扰下,施工无法正常进展,急于建好房子给儿子娶媳妇的杜某心情非常焦急。在村组干部调解无果后,杜某听说法院在村里派驻了一名驻村法官,并且公示了便民联系电话。带着试一试的心情杜某给驻村法官李阳打电话进行法律咨询。驻村法官李阳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安抚群众情绪,防止矛盾激化,并为双方提供了法律意见,协调镇综治办、司法所和村组干部实施诉前联合调解。

  周至法院在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官、一村(社区)一调解”工作中,立足农村实际,建立了便民联系电话,将所有驻村法官的电话向各自联系点公示,并向全县群众公开了法院“一村(社区)一法官、一村(社区)一调解”管理中心咨询电话和监督电话。规定驻村法官须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辖区内发生矛盾纠纷或遇有突发事件,如有需要,驻村法官原则上必须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理,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7月10日中午,山区陈河镇陈河村年近七旬的肖老太因与其二女儿陈某发生赡养纠纷而申请法院聘请的调解员调解,调解员调解未果后,联系了驻村法官。驻村法官张普侠和何智客服工作繁忙,当天下午即驱车60里路赶赴陈河村,对老人和女儿进行了耐心的劝解和疏导,在驻村法官的法律指导和亲情感化下,老人与女儿终于冰释前嫌,母女握手言和,亲情重归于好。也是在同一天,二曲镇渭泉村村委会因土地承包合同与西安某公司发生了纠纷,驻村法官吴存新接到村委会求助电话后,与副院长陈宇潮一道赶赴现场,为村委会提供了法律意见,指导村委会通过诉前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村组干部及群众对法院这种驻村工作一丝不苟、为群众利益不计辛劳的工作精神给予高度的评价。

  短短两天之内发生的这三起案件,只是周至法院通过便民联系电话参与化解纠纷的一个缩影。以“一村(社区)一法官、一村(社区)一调解”工作机制为平台,通过建立便民联系电话,为群众提供了便利的法律服务,及时化解了一部分民间纠纷,拉近了法院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责任编辑:赵彤
联系我们

地址:周至县环城南路西段(县城南大门向西200米)     立案电话:029-87181016     综合办公室电话:029-87181080     传真:029-8718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