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法院自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官、一村(社区)一调解”工作机制以来,因具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显著的成效,引起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关注和肯定。10月11日上午,省委政法委610办公室副主任、执法监督处处长杨建军与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处处长赵仲军等一行来周至法院实地调研和考察该机制,并对如何更好的推进该项工作给予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省、市政法委领导在周至法院刘群院长等陪同下,参观了该院“一村(社区)一法官、一村(社区)一调解”管理中心,认真查看了一系列机制细则、驻村法官工作记录、调解员工作台账、调解日志,并听取了工作汇报。
杨建军主任指出,周至法院推出的“一村(社区)一法官、一村(社区)一调解”工作机制很好,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鲜明特点,找到了政法机关与基层干部群众联系的契合点,架起了“官”(指法官)与“民”(指人民群众)互通的桥梁,亦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真正让这些不穿法袍的“编外法官”们发挥巨大作用,通过培训、指导、监督和管理让他们成为具有法律素养的农村“能人”,拉近政法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同时,要注意总结机制推进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尚需改进的环节,奋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周至模式”。
市委政法委赵仲军处长表示,今天实地查看了周至法院这一工作,认为该机制运行一年以来,成效已经初步显现,通过驻村法官与调解员们卓有成效的工作,缓解了法院案件连年增长的势头,解决了案多人少的难题,对如何有效提升辖区“两率一度”也进行了积极有益地探索。赵仲军处长要求该院进一步健全机构,深入运行,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兑现对调解员的工作补助和奖励措施。
刘群院长对省、市政法委领导对该项工作的关心和指导表示感谢,提出了下一步持续推进该项工作机制的思路和措施:一是以周至地域特点为基础和出发点,深层次地挖掘该机制背后的潜能,丰富机制的内涵和外延,建立一套理论上科学、体系上健全、实践上实用的“周至模式”创新机制;二是结合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驻村法官的工作力度,以案件庭审进村、法律宣传到户、意见征询到人、法院开放日、调解回访等有效载体保持法院与基层组织、法官与干部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确保驻村时间有保证、化解纠纷有数量、指导调解有实效、法律宣传无死角、征询意见全覆盖;三是继续挖掘“编外法官”的能量和潜力,加强业务指导、培训、监督和考核,实现对调解员的科学管理;四是加强与各部门尤其是各镇党委政府的协同协作,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将该工作与全县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相互衔接,实现人才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形成良性互动、工作合力和长效机制;五是加强新闻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效应,使该机制在更广的范围内得以推广,惠及更多的基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