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5点半,周至法院纪检组长王聪奇的手机传来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我们是县委政法委纠风办,你院陕AA772公务用车为何周末时间停放在翠峰镇人民政府的院内?是否存在公车私用?请尽快回复。”王组长挂了电话,迅速与车辆使用人哑柏法庭王庭长取得联系,经了解,原来是哑柏法庭的法官干警们利用周末时间来到翠峰镇政府,同该镇党政办主任朱总社协商陈西村土地纠纷及车辆返还案件的解决方案。
5月24、25日,周至法院主管副院长陈永民带领哑柏法庭的法官干警们冒着炎热往返于法庭、镇政府和陈西村之间,利用这没有当事人“打扰”的周末时间,深入村组调解案件。
1997年6月,陈西村四组为偿还打井贷款,将本组杜家地32亩土地承包给周某经营15年。2012年6月,该宗土地承包期届满,陈西村拟将该宗土地继续对外承包,被告周育某、周新某、陈某等六人以各自土地遗留问题未得到解决为由,将杜家地中的部分土地自行耕种,陈西村四组多次委托相关部门调解未果。2013年3月24日,翠峰镇农办干部通知本村村民刘某驾驶其型号为FT600型拖拉机,将杜家地中被告周育某等人已耕种的麦苗犁翻,在犁地过程中车辆被周育某等村民挡停,双方发生矛盾,车辆被扣留。事发后,翠峰镇陈西村四组、车主刘某分别以物权保护返还土地纠纷和返还原物纠纷诉至法院。
陈西村的这两起案件,镇政府、当地村民备受关注,一直未得到解决。两起案件被告方人数众多、矛盾尖锐、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如果矛盾不能得到及时化解,很可能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针对案件特点,为了便于该村村村民旁听审理,鉴于审判法庭地方小,哑柏法庭分别于2014年5月15日和5月16日两次在法院大审判庭组织开庭,邀请村民前来旁听案件审理,细致、准确地查清了案件相关问题及基本事实。
目前,农忙夏收即将来临,如果村民们割了麦子再种上玉米,情况将会变得更加棘手。如何才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妥善化解双方矛盾,是法官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庭审结束后,哑柏法庭全庭上下马不停蹄,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多方联系镇政府、村组及当事人,一遍、两遍、三遍••••••不厌其烦地给双方当事人做工作,讲利弊。经过反复地沟通,双方的情绪逐渐变得平稳,调解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2014年5月24、25日,为了减少变数,快速化解矛盾,法庭干警利用周末时间,同主管院领导一起前往陈西村,再次协同镇村领导深入调解。经过大家多日来的不懈努力,双方当事人最终就物权保护返还土地纠纷一案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于2014年6月15日前自行腾出各自所耕种的杜家地中的土地,原告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双方当事人签收调解书,此案以调解平稳结案。该案件的调解同时也为返还原物一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法庭将继续积极调解,努力快速地化解返还原物纠纷一案。
哑柏法庭的法官干警们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渗透到审判工作的方方面面,认真践行务实为民清廉的活动要求,从细节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