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呵护绽放的花朵——周至法院创新校园普法教育模式
作者:张蕊  发布时间:2014-09-01 15:30:03 打印 字号: | |
  9月1日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周至县辖区内的所有初、高中学校的教室里正在进行着一堂与众不同的法制课,课堂上没有法制老师的宣讲,没有枯燥刻板的法条,全县6万多名学生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屏幕上播放的普法微电影——《凋零的花季》。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面对种种校园安全隐患,周至县人民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创建了“青年法官护校园”工作机制,并充分利用新学期法制第一课这一有利时机,创新活动载体,拍摄了陕西方言版的法制微电影,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凋零的花季》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案例,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在残缺家庭环境中长大的高中学生司远(化名),他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格孤僻、内向,其父为人老实,家境贫穷,母亲无法忍受家庭环境,在孩子幼时便离家出走,由于缺乏家庭应有的温馨和关爱,司远情感脆弱,易激动、害怕与人交往、没有安全感、幸福感。剧中肖雄家境优越,其父语言粗鲁、嚣张跋扈,导致孩子无心学习,整日打架闹事……终于有一天,肖雄又因琐事与司远发生口角继而殴打司远,司远在一时冲动下掏出身上的水果刀刺向肖雄,肖雄因失血过多,医治无效死亡。影片情节动人、催人泪下、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当看到司远(化名)因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和法庭全方位的帮教后留下悔恨的眼泪,听到肖雄的爸爸在自己儿子坟前忏悔时所说的话:“儿子,爸对不起你,爸不会做人,也影响了你,如果来生你还做我的儿子,我一定教你好好做人,爸要以身作则,做个好父亲……”不少同学的眼泪夺眶而出。该剧折射了当今青少年犯罪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比如父母、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社会关系人际交往中的尺度、如何限定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不得购买管制刀具、校园周边环境的社会综合治理等问题。就像该片结尾写到的:一场悲剧!两个花季少年顷刻凋零,一个个本不应当发生的事件,却频频发生,刺痛着公众的神经。留给我们的除了无尽的惋惜,还应有深刻的反思和检讨。

  与此同时,在周至四中主会场内,教学综合楼会场内座无虚席。高悬的国徽、庄严肃穆的“法庭”、神情黯然的“被告”…… “请肃静!下面宣布法庭纪律……”随着一声稚嫩的声音,会场内的师生全体起立,一起“审理”未成年人涉嫌故意伤害的“模拟法庭”正式开始。本次模拟法庭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当庭判决等阶段。在庄严肃穆的庭审现场,全体模拟法庭的成员都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把角色表演得淋漓尽致。周至四中700余名师生旁听了“模拟法庭”开庭审理的全过程。记者了解到, 为了做好此次活动,县人民法院精心挑选了目前学校较为典型的学生伤害案件类案件作为“模拟法庭”素材,并编写成剧本。此次“模拟法庭”上的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全部由四中学生担任,让学生充当“庭审角色”,改变了以往法制课强硬灌输的老方法、老形式,把宣传生硬法律条文转换为生动的法律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教育形式,让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律的魅力、真实感受司法的权威,从而自觉地摒弃不良习惯,远离违法犯罪。

  “周至法院组织的模拟法庭这种教育方式,将严谨的法条通俗化,将晦涩的内容趣味化,使法律法规贴近生活,走进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灵活、生动、直观,比老师们的日常说教效果好多了,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看完学生们一板一眼的“表演”,周至四中校长祁文清高兴地说。

 此外,为巩固活动效果,培育青少年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和崇尚法治的良好理念,将“法官护校园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周至法院将联合县教育局开展微电影观后感(影评)征评活动,要求作品以本次播放的法制微电影为主题,围绕剧中所反映的法律问题和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对评选出的优秀学生作品将适时进行表彰奖励,努力提升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遵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的视角来诠释“法”的内涵。

  据了解,这次法制进校园活动采取情景剧展播、模拟法庭等学生、家长、老师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周至县人民法院继2012年6月开展“关注成长呵护未来——青年法官护校园”活动的继续深入,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之举,更是周至法院拓展审判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主动服务社会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对有效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周至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责任编辑:李向敏
联系我们

地址:周至县环城南路西段(县城南大门向西200米)     立案电话:029-87181016     综合办公室电话:029-87181080     传真:029-8718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