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法院法制教育第一课工作安排详实,内容具体,责任到人,针对性强,值得肯定。建议政法系统统一拿出针对教育系统的法制教育方案,普及到每个中小学并可延伸到村和社区。”近日,周至县县委书记杨向喜在周至法院《法制教育第一课活动方案》做了上述批示,对该活动予以高度肯定。
至此,周至法院“青年法官进校园”活动开展已历4个春秋。四载奉献,周至法院青年法官不避寒暑,将法制教育深入到了全县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学生,全县校园伤害案件及未成年人“两抢一盗”案件明显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降低,由2012年的14.2%降至2015年的9.45%,活动成效显著。
四载努力,周至法院通过法制第一课、庭审进现场、举办模拟法庭、拍摄法制微电影、自编法制教材等形式,创新方法、丰富内涵,不断深化校园法制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得到学校、家长的大力支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西安电视台等各级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
四载守护,成绩有目共睹,继往开来,需要倍加努力。针对部分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居高不下的现状,周至法院将多措并举,加强防范。一是举办类型化、精细化的法制报告系列讲座。结合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深入案发校园,举办针对性强、主题明确、内容具体的法制报告系列讲座,做到发案一件,教育一片,提升学生法制意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了类似案件的再发生。二是联合心理辅导机构,设置符合青少年儿童心理教育的游戏、心理疏导、法制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法制宣传载体,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将法制教育全覆盖。三是强化审判帮教,在严格办案的同时,做好未成年犯的思想教育工作,庭前调查、当庭帮教与庭后回访并举,及时和社区矫正机构进行无缝对接,和监督改造部门互通信息,对未成年犯进行阳光矫正和监督改造,使未成年犯认清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避免其再次失足。四是构建以家长监护干预为核心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将学生家长纳入法制教育活动之中,构建以家庭干预为核心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推动建立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无缝衔接的运行机制,将“青年法官护校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