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周至法院:齐心协力 攻坚克难 破除实现公正的最后藩篱
作者:何文涛  发布时间:2016-05-13 10:53:16 打印 字号: | |
  “执行难”问题长期困扰着人民法院,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司法公信力,严重动摇了法律的尊严,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着眼解决执行难、提高司法公信力,最高院通过了《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纲要》。

  2016年5月12日,周至法院召开专门会议,落实部署解决执行难问题。会上执行局张哲局长宣读了《周至县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实施方案》,该方案遵照最高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部署,结合该院实际情况从统一思想认识、增强风险意识、摸清案件底数、进行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出要求,并从提高自身能力、规范执行行为、优化执行力量、加强审执协调配合、扩大联合惩戒机制、进行执行微创新、以及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随后,执行庭两位副庭长进行表态发言,表示将认真落实该院解决执行难的实施方案,发挥团队精神、协同作战,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加强处罚措施的运用,创新执行方式方法,向执行难全面宣战。

  刘群院长指出,法院不仅要“确立公正、作出承诺”,更要及时“实现公正、兑现承诺”,不能让法院裁判成为“法律白条”。强调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意义;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厘清执行难和执行不能的界限;要树立全院一盘棋的观念,执行难问题不仅是执行部门的问题,对外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内关系到法院各个部门;要加大释明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共识。

  刘院长要求,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落实行动,形成五个转变。转变程序结案的意识,强化权利实现;转变衙门作风、特权思想,强化司法为民的宗旨;转变按部就班的思想,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执行“微创新、微改革”,不断刮起“头脑风暴”,运用好“巧实力”创造出自己的经验。转变消极执行行为,强化勇于作为、敢于担当精神,适用好各种手段;转变各自为战方式,要加强立案、审判、执行的协调配合力度,审判要兼顾考虑执行,执行要监督弥补审判的不足。

  近年来,执行信息化全面推进,已初步建成覆盖所有基本财产形式的网络执行查控体系;对“老赖”的信用惩戒不断加强,联合惩戒的天罗地网基本编织完成,隐介藏形几无可能;“拒执罪”构成主体、启动程序等的完善,进一步强化了打击力度;各地法院正在进行积极探索,传统的执行模式将发生重大变革。这一切,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周至法院关于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方案已经公布,“集结令”已经发出、“冲锋号”正式吹响,要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全力以赴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何文涛
联系我们

地址:周至县环城南路西段(县城南大门向西200米)     立案电话:029-87181016     综合办公室电话:029-87181080     传真:029-8718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