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由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牵头,40多家部门签署了《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中办、国办也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信息共享机制,在全社会掀起“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浓厚氛围。
在这一背景下,为提高执行工作能力,维护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周至法院不断完善机制,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执行高潮。西凯装饰公司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申请执行光设公司要求其返还拖欠的工程款15万元及违约金。对于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当事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就是不诚信的表现。以前,正是失信成本过低及信用惩戒机制缺位,使一部分被执行人有恃无恐,并对其他市场主体形成负面示范效应。
执行立案后,周至法院依法向光设公司送达执行通知书和财产报告令,但其拒不履行案件款也不申报公司财产,法院即将光设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合信用惩戒。具体涉及金融机构审批、民商事交易安全、食品药品经营、安全生产、政府优惠性补贴、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法定代表人任职、公务员招录、文明单位参评、旅游、度假、限制出境及定罪处罚等30多个重点领域。
在重重压力之下,不久,光设公司派负责人主动找到法院来处理此案件,并希望能够得到申请人的谅解,进行和解。执行法官及时联系申请人,告知了被执行人的情况,释明了在执行中当事人依自愿双方可以执行和解的法律规定,申请人也同意和解。
后在周至法院执行二庭法官的积极协调下,双方当事人相互表示理解,并达成了和解,被执行人当即将20万元现金交付申请人,双方握手言和。下一步,周至法院将不断完善联社惩戒措施、加大联社惩戒力度,切实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机制,提高司法公信,营造诚信互助、公序良俗的社会风尚。
(本文中光设公司与西凯装饰公司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