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被执行人张某发短信告知周至法院案件承办法官,其已将涉执行六案全部案件款交至法院。至此,涉六宗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执行案件得以执结。
2017年1月,申请执行人刘某某、马某某等六人分别向周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张某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六案。承办法官得知该六案被执行人为同一人,遂交由执行查询组查询。查询反馈该被执行人身份信息错误,无法查询。而执行案卷和诉讼案卷中无张某正确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申请执行人也无法提供有用信息。正当执行人员一筹莫展时,一个细节引起了法官的注意,2016年底执行庭曾经划拨过张某银行存款,遂再次以正确身份信息进行网络查询。反馈结果为存款余额不足,但有车辆信息及淘宝、京东注册信息。执行人员即赶往西安查封张某名下车辆,并及时和张某联系,告知其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法律后果。张某随即表示安排人来和法院联系,并于3月31日下午履行了全部判决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解决执行难”。因此,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路上,破解找人找物难题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执行法官更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快更多地为执行案件寻找突破口,最大限度实现胜诉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