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5月16日 星期二 晴
中午13:00,开完庭刚回到家中。电话铃声响起,一看是主管院长来电:“文涛,有个叫马健的赡养案子是不是在民一庭。”
“是的,这个案子现在由我主办。”
“这会老汉自己坐着轮椅过来了,现在法院接待室,你接待一下。”
我立刻来到接待室。“老马,你吃过饭了没。”
“我吃了,法院门卫给我在食堂打的饭。”
“你今天来法院是有啥事情”?
“我儿子不养我,我来找法院给我处理。”
“你诉儿子马利赡养的案子,法院已立案,我是案子主办法官。你也没有留联系方式?之前,我已和你村委会史主任联系过了,你这事情他也都知道。考虑你腿脚不方便,也上了年纪,法院准备将你的案子在你村子巡回开庭,就地解决你的矛盾,你看咋样?”“那好么,我没意见。”老汉答应得很爽快。
经过询问,原告称其共有四女一子,四个女子都已出嫁,平时都照管操心着。原告现在一个人在毛桃地房子里住着,平时坐轮椅,生活不方面,儿子不管他,不给钱、不给粮。他每月除了国家给的200养老金外再无其他生活来源,他要求儿子将他接回家中居住,照管他的日常生活。因子女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经法院释明后,其表示不起诉四个女子。明确了原告的请求后,当天,我联系了被告马利,让其次日来法院了解情况。被告称其儿子胳膊摔伤了,正在医院救治,次日无法过来,确定后天来。
二
5月18日 星期四 晴
早晨8:30,被告来到法院,一见到我就诉说自己的苦衷,“咋又闹到法院来了,我现在就不明白了,他到底要咋弄”。被告情绪有些激动,“两年前,我爸去乡上闹腾,后来我和村干部去接回来。我爸要去我大姐家,就送过去了,没多久住不下去。去年腊月,我和村主任一起将我爸往回接,结果车刚走到家门口,我爸又不愿回来了。他现在要回家,我也没意见,房子都给收拾好了随时往回走”。
“老人上了年纪了,他现在想回去,你就接一下。”
“何法官,你不知道,这两年为这事把我折腾着了,我都接了多少回了。法院给我留上一段时间,我先自己处理”。
“可以,给你留一个月时间,你自行处理。案子定在6月20日在你村委会开庭。如果开庭前没有处理好,你按时出庭应诉。”送走被告,我把案子再仔细梳理了一遍,感觉调解的希望很大。
三
5月25日 星期四 晴
上午10:00,原告再次来到法院。“老马,据我了解,你子女对你都不错,现在回不回去和子女一起居住你拿定主义。我给你把开庭传票一下,案子定于6月20日上午9:30在你村委会开庭,你也不用再跑了,按时出庭就好了”。
四
6月6日 星期二 晴
下午15:00我们来到老人所在的朱护村委会了解情况,“史主任,马健诉马利赡养一案,我们今天来和您商量,法院准备把这案件在村委会巡回开庭”。
“好么,咱村里有几起类似的案子,在村里开庭也给大家普一下法。”
经了解,村主任为此事也多次奔走,案件情况和被告所述基本一致。
五
6月12日 星期一 晴
上午8:30,被告马利及其大姐来到法院。“何法官,我和我大姐、我姐夫去接我爸,我爸又说他不回去住,我又让我姨父劝了几次,我爸坚决不回去。你看咋办”。
马利大姐称“我兄弟姊妹几个对老人都很好,平时生活、有病住院都是我弟管着,老人上了年纪了,他有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干啥。”
“法院会当面询问一下你父亲的意见再决定的。”我后来与该村主任电话沟通,其称“老人思想又转变了”。
六
6月17日 星期六 晴
中午13:14,电话铃声响起,“喂,是何法官吗?”
“是的,你是哪位?”
“我是朱护村马利他姨父,马利的这事私下已经调解好了,老汉同意回家居住,法院不用来村里开庭了。”
“这是不是老马的真实意愿?”
“是的,我等一会和老汉一起去法院,你在么?”
“今天是周末,我没在法院,你们要是确定过来,我就在法院等着。”
“没问题,我三点半过来。”
“那好的,到时见”。
通话结束后,我寻思着,老马经常变卦,这次乘他子女在场,得好好做做工作了。
下午15:00,原告及其长女、三女,以及被告姨父一起来到法院。
被告姨父:“真是不好意思,何法官,周末还打搅你,事情我已经调解好了,老汉现在同意回家中居住,明儿就往回搬。今天我们一起来,把案子撤了,你也费心了。”
“老马,你现在想通了,确定了要回去住?”
“回去住”。
“你还有啥要求没有?”
“我再没有啥要求了,我把案子一撤,法院不用去村子开庭了。”
“事情解决了就好,你上了年纪把自己身体操心好,子女也都安安心心工作。撤诉也是你的真实意愿,今天口头裁定,准许你撤回起诉。下周一你家里人来领取书面裁定书。”
“对”。
七
6月19日 星期一 晴
经了解确认,原告已回家中居住。至此,经过多方努力,一起赡养案件圆满调解,我也长舒了一口气。
(文中当事人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