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一大早,周至法院门口鞭炮齐鸣,一当事人的亲属将一面“捍卫法律尊严 人民的好法官”的锦旗亲手交到执行一庭副庭长赵军手中,感谢他为了执行好自己母亲的案件,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付出。
事情发生在2011年,被执行人穆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将六十多岁的孟某撞倒,法院最后判决穆某负主要责任,赔偿孟某一万八千多元。法律文书生效后,穆某既未上诉,也没有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孟某遂于2012年元月提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执行阶段,执行法官赵军经过多方查询被执行人身份信息,查到穆某在诉讼阶段登记的是她娘家的地址,而她本人出嫁后一直在外地打工,多年都没有回娘家了,被执行人查找不到,银行和房管所等财产信息均未查到可执行财产,赵法官只好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向申请人解释。
在当时的办案条件下,法官查找被执行人财产需要一次又一次往银行等单位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也未必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但赵军法官从来没有放弃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绝不会放弃”,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对于孟某的案件赵军法官每年都不定期进行跟踪查询,五年多来,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查找了多少次。
就在今年,案件出现了转机,赵法官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最新上线运行的“总对总”查控系统瞬间查到了被执行人孟某在外地银行有存款后,他第一时间利用总对总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予以冻结,随后赶去扣划,案件顺利执结。
当孟某领取到这笔案件款时,她说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她和家人都不报任何希望了,没有想到赵法官还一直在为自己的案子奔波忙碌,一定要表达自己的一番谢意,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近年来,法院的执行案件数量增长迅猛,很多被执行人恶意规避执行,给执行法官们找人找物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最高法院顺应形势,与多家银行、房管所、车管所、京东、淘宝等联合开发出来的这一套总对总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财产可查可控,执行法官足不出户就可以迅速查控被执行人财产,极大提高了执行效率。我们已经看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强力推动下,执行工作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 这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