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阳光明媚,是个出行的好日子,也是人们下地干活的好时节。为了能够准确的抓住时间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终南法庭的同志们在结束了上午紧张的庭审后,就蓄势待发,准备下乡。11点钟,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开始出发啦!
金黄的麦子和崎岖的乡间小路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可凹凸不平的道路让我们的五脏六腑都在翻滚。
当我们到达村子的时候,干活的群众们都还没有回家,只有一只中华田园犬在路上游荡,用警惕的眼神防范着我们。
下乡的路不是很好走,送达一开始就不顺利,几经周折才找到当事人的家里,却吃了闭门羹。不服气的我们决定向左邻右舍了解情况,可周边人们看到警车怕得罪人,不愿向我们透露当事人的行踪。
无奈之下我们去了村委会了解情况,好在村委会的同志很配合法庭的工作,主动向我们介绍案件当时人情况,并在笔录上签字。在村主任的指引下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同村的第二个案件当事人的家里。
当我们到达后发现当事人高某某并不在,家里只有卧病在床的老人,为了避免案件会老人情绪太过激动,法官们与老人寒暄后先进行了简单的了解,因为老人的听力较差,何法官和别法官向老人耐心的询问、解释,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老人表示高某某许久未归,对于案件的过程略有耳闻,并在笔录上捺印。
因为时间是专门算着时间来的,所以后续的送达工作就显得容易了。
终于在下午两点半,所有的案件都送达、取材完毕后,饥肠辘辘的我们才踏上返程的路途。在案件审理中,送达虽然只是一个辅助程序,但在实践中送达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送达诉讼程序均无法开展。案件送达并不止是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这决定着案件审判中过程和结果的质量和效率,体现着法官的司法水平,在送达的过程中传播法律知识,展示基层法官“乡土”的司法作风,全面了解案件事实,化解每一个矛盾,解决每一个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为案件的进一步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