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坐法庭同卫法、共托明镜比青天。
虽然不坐审判席,但却努力让每一分生效判决得到最终的实现,并以此作为自己奋进、拼搏的动力和信仰,长年累月奋战在执行一线,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实实在在的执行法官,用平凡和坚守保障着公平与正义,这就是周至法院执行二庭副庭长高攀。
作为一名80后的执行法官,2006年考入周至法院,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终南法庭副庭长,现担任执行二庭副庭长一职。他从最初的法律莘莘学子,成长为执行攻坚的骨干力量,一次又一次啃下了“最难啃”的骨头案,展现出扎实的工作业绩和娴熟的执行能力,赢得了当事人及同事们的一致赞誉和好评。
多年来,在执行工作中,无论是遭遇当事人无理的谩骂,还是面对“老赖”们为规避执行而使出的“千般武艺”,高攀同志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优良作风,以及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冷静沉着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使得每一起案件都得到了公平正义的执行,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名良心法官,严守法律的威严”,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信仰与诺言。
2017年,因建设公司一辆矿车侧翻,26岁的闫某不幸被矿石埋葬,该单位赔偿了闫某死亡赔偿金等各种费用80余万元,闫某的父母领取了全部款项,其妻子田某因为怀孕没能亲自前往处理,半年后,田某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但是由于闫某的父母据不给这母女俩分配赔偿金,加之田某照顾女儿无法工作,生活极其困难,经法院判决后,闫某的父母应分这母女俩45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闫某的父母仍拒绝履行,无奈田某于2018年4月26日申请强制执行。拿到案件当天,高攀同志和执行员通过总对总查询,被执行人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打电话也无人接听。为了有效的缓解双方的矛盾使家庭回归到原本和睦的状态,他们多次前往被执行人家中,不是家门紧锁就是不在家中,躲避执行,后来他们天天开着警车在其家门口蹲守,迫于压力,俩人才露面,但俩人仗着自己年龄大了,无法对其实施拘留措施,拒不配合。他们又多次找村干部协助,和被执行人沟通,但闫某的父母扔置之不理,一脸不屑的状态明确告知执行法官:儿子的死亡赔偿金已经用在装修房子和给小儿子结婚,加上自己看病,现在已经没钱了,你们法院看着办。看到闫某的父母这样恶意的藐视法律权威,他们当即便告知其:“如此大额的赔偿金怎能说没有就没有了,你这种恶意规避、转移、隐藏财产的行为已经构成‘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限期如再不履行,我院将依法将你移送公安机关,那么等待你的将是严厉的刑事惩罚。”加上我院对于多例“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宣判后的大力宣传,被执行人听到这里,态度明显转变,并表态会积极的筹备资金返还给儿媳。2018年5月20日,最后一笔34万元案款打进法院一案一账号后,此案不到一个月顺利执结。该案的圆满执结,有力的促使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获得了社会各界一致称赞,也使群众对法院的执行工作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也对该案进行了宣传报道,该案的顺利执结一度成为我们周至的一段佳话。
执行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高攀同志用平凡和坚守保障着公平与正义,用青春和智慧做出了庄严的承诺,他将无愧于一名执行法官、无愧于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