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执行难”,是一场关乎民心民愿的攻坚战,更是一场关乎公平正义的保卫战。近日,周至法院执行二庭干警,成功执结16件涉群体利益案件,守住了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刘某邀请李某、周某等十六名出租车司机加入自己成立的某出租车公司,并以公司名义分别向十六名出租车司机收取了数额不等的购车款,承诺前三十名加入者可享受优惠及自主经营权等,后因成立的某出租车公司不符合出租车经营、国家行政法规规定没能取得营运许可证,致使购买的出租车无法正常运营,但是出租车司机所交购车款又高于车辆税务发票价格,为此,十六名出租车司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判决被告刘某返还原告李某、周某等十六名出租车司机的购车款差额。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考虑到这批案件涉及群体性利益,执行二庭及时组织干警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如何办好此案。初步释法析理未果后,执行干警先是查封了被执行人挂靠在某出租车公司名下的汽车,随后,经过走访调查,执行干警又发现,被执行人名下还有两辆正在经营中的营运车辆,而且收益颇丰。针对本案中被执行人这种明显有能力履行却故意拖延拒不支付案件款的行为,执行法官当机立断,出具了拘留决定书,刘某看到拘留决定书的那一刻,认识到规避执行的严重后果,履行了全部案件款,该案圆满执结。
在执行攻坚过程中,周至法院执行局始终坚持多方联动和多措并举的方式,力争将“老赖”的生存土壤连根铲除,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