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周至法院民二庭利用微信远程调解了一起涉外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该案是涉美国人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015年,朱某向被告陈某借款50万元,约定借期一个月,后经朱某催要,陈某于2015年底归还了部分本金,剩余本金及利息经双方算账后,陈某给朱某出具了一张借条。后朱某因多年讨要无果后诉至法院。
民二庭法官刘彩虹接到案件后,准备向被告陈某送达民事诉状、传票、应诉通知书等法律文书时发现,原告朱某提供的民事诉状上没有被告的具体身份信息,无法送达。刘法官从2018年一起有关陈某的案件中得知陈某系美国公民,每年有大半时间在美国,刘法官高度重视,经过多方打听,辗转了解到陈某的微信号并成功添加好友,得知陈某因为疫情原因,近期滞留在国内,但无法参加开庭。刘法官称,“原、被告原来都是朋友关系,这个案件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调解,案子结束,两人依旧是朋友,要实实在在的为当事人解决问题。”于是,刘法官一直利用下班时间和陈某进行微信沟通,经过刘法官近两个月的耐心释法和说理,陈某同意与朱某进行调解,并与刘法官约好调解时间。
5月20日上午九点,刘法官及两名人民陪审员将原告的调解意见通过微信告知陈某,经过刘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成功。双方当事人表示很满意,对法官的辛苦付出也表示感谢。至此,案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