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难”是法院长期存在的困难,是影响办案效率的重要因素,为实现送达工作的集约化、信息化,统筹推进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的建设管理与推广应用工作。12月4日上午,周至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对全院审判辅助人员、书记员集中进行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培训,对开庭传票、应诉通知书、判决书等法律文书通过平台进行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的过程进行了操作演示培训,实现了送达信息化办理。
终南法庭在培训后,立即适用统一送达平台进行了首次送达。法官对于一起需要邮寄送达的案件,直接在办案系统内进入送达平台页面,选择了“目的地集中打印”邮寄送达,按照平台流程填写了送达信息,上传相关送达文书后,直接提交给邮政系统统一送达。邮政系统受到邮寄信息后,第一时间对要邮寄的文书按要求进行了打印、封装,开始邮寄送达。之后法官只需在办案系统中等待送达物流反馈信息,打印签收凭证即可。整个邮寄过程不仅不需要法官自行去邮寄,也无需法官填写邮寄面单,极大的提升了邮寄效率。
对于电子送达、邮寄送达、直接送达均无效的案件当事人,终南法庭在进行现场调查后决定即时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进行送达。在送达平台的系统内进入公告送达页面,勾选受送达的当事人,按系统要求填写承办法官和送达人的信息,选择好需要发布的公告类型,录入好公告内容,公告内容遵循掐头去尾的原则,但不能把公告对象的姓名也掐去,公告分类处理一般选择的是正常和普通,检查信息无误后确认发送。之后法官即可在平台首页的送达管理页面查看公告状态,一般在送达成功后半个小时左右就会变成待付款,此时便可点开查看并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扫码缴费(二维码缴费有效时间为微信2小时支付宝5小时,且只能一人扫码,过期后就要重新发布公告再次等待缴费),缴费成功后就会显示待排版,等待几天后系统就会显示已刊登,终南法庭在培训结束后成功适用公告送达整个过程为期6天,在公告刊登后,法官直接打印附卷等待案件生效。
送达平台的适用,快速高效的完成异地送达工作,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不用再千里迢迢到法院领取文书,法官干警也不用千里奔赴的挨个送达,充分体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新时代送达模式。全面提升了司法为民的水平,展示了周至法院在推进审判体系现代化的不懈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