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周至法院:遭遇事故受重伤 倾力执行暖人心
作者:朱焜之  发布时间:2021-03-18 11:29:18 打印 字号: | |

“感谢人民法院人民法官,你们让这个家再次看到了希望……”2021年3月16日,在周至法院执行局,申请人王某某的家紧紧握住执行法官的手动情的说道。


2018年7月的一天,对王某某全家来说是极其悲痛的一天,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个家的“顶梁柱”轰然坍塌……当日,王某某像往日一样在工地干活,工地的水泥柱体突然倒塌,导致王某某从施工楼上跌落至地面,深受重伤,生活不能自理,后经司法鉴定为一级伤残。更难的是,家中不仅有上学的孩子、还有年迈且患有重病的父母,这让这个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王某某的家人向周至法院提起了诉讼请求,案件经过审理,判决被执行人刘某某、王某分别给付王某某人民币83余万元25万余元。判决生效后刘某某、王某二人迟迟不履行判决义务,后王某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立即对被执行人进行了网络查控,但未发现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在发出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后,被执行人依然拒绝履行判决义务。因该案件情况特殊,且申请人王某某为外地人,案件办理初期,申请人对院和办案法官表现出极其不信任;被告也拒不配合法院工作,执行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

为顺利化解这起“骨头案”,承办法官邀请了双方亲戚和村干部出面做双方工作,经过多方不懈努力,王某与王某某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一次性支付了案件款。

此后,申请人对法院及办案法官的态度发生变化,下一步的执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被执行人刘某某年龄五十,劳动能力有限,偿还能力不足。承办法官一边向其释明不履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一边动员其村干部和亲朋好友做刘某某的思想工作。经过积极协调沟通,最终刘某某筹借了40万元人民币给付了申请人。

执行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周至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强化执行威慑机制,用足用活执行措施,全力兑现法律承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联系我们

地址:周至县环城南路西段(县城南大门向西200米)     立案电话:029-87181016     综合办公室电话:029-87181080     传真:029-8718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