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案子上,你确实付出了很多心血,调解的结果我们都非常满意”。11月8日上午,周至县翠峰镇清河村刘家寨四组村民代表将一面“依法依理调解,用心用情排忧”的锦旗送给了周至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韩亲民,感谢他成功调解困扰村民多年的承包合同纠纷案件,为大家排了忧解了难。
韩亲民调解案件社会效果极好,这与他的工作经历有很大关系。在受聘周至法院特邀调解员之前,他长期担任村上的人民调解员和法院的人民陪审员,长期从事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特别是在陪审案件过程中,他凭借着对村情民意的熟悉,帮助法官化解了大量的纠纷,一说到韩亲民,法官们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
在韩亲民调解的案件中,与社会民生非常紧密的案件占了很大比例,如婚姻家庭、人身损害、相邻关系、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等案件。“解决这类纠纷,一定要结合具体案情,重点解开纠纷当事人的心结,才能从源头上化解双方的对立情绪。”韩亲民说。为此,他总结出了“五心”调解法,即调解案件要秉持爱心、耐心、信心、诚心和公心,不少情绪对立严重的矛盾纠纷在他的悉心调解下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2020年底,20多名四川农民工因多次讨要工资未果,将包工头诉至法院,由于矛盾持续时间长,加之即将过年工资还没有着落,工友们情绪异常激动。这批案件最终被委派给了韩亲民调解,他知道包工头也是四川人之后,打出了“乡情牌”:“都是四川老乡,大家在外都不容易,一定要互谅互让”。经过反复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案件圆满化解,工友们如期拿到了工钱。
“今天上午我还成功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最终双方都和好了,感觉特别好。”韩亲民说。自从《民法典》规定“离婚冷静期”后,更多的离婚案件流到了法院,离婚案件的调解,韩亲民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他带着感情去倾听,带着感情去讲道理,细致入微地了解夫妻双方的思想、情绪和性格,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全力为当事人挽救婚姻。他坦言:“当事人的一句‘谢谢’,就是我继续坚持的动力。”
今年以来,周至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创建“1+2+3”多元解纷体系,进一步夯实诉前调解工作,选聘了10名特邀调解员入驻法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将一大批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诉前。韩亲民便是特邀调解员中的优秀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