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延伸审判职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力度,8月19日上午,周至法院终南法庭深入周至县起良村走访调研,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周至县起良村是秦岭北麓的耿峪河与白马河之间的一个小村庄,该村世世代代以蔡伦的造纸术造出了“汉麻纸”即“蔡侯纸”,一直传承至今。起良的“汉麻纸”要经过三十六道工序、七十二道小工序,纸质色白、薄亮、劲道好、不发、不印、吸墨不褪色,是书法绘画的上等佳品,自古就有“纸寿千年”“惜纸如金”“笔下问纸”“敬字惜纸”之说。起良纸坊被授予“陕西省第一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活动实践基地”。2011年,起良村造纸制作技艺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蔡侯纸博物馆负责人刘晓东的带领下,法庭干警详细了解了纸张的制作工艺、文化底蕴、传承保护等各方面情况,认真听取了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见和建议,并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部分内容,现场答疑解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终南法庭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住民族“根”与“魂”。一是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提升审判质效。二是加大调解力度,发挥法院专员职能作用,让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三是加强法治宣传,通过巡回审判、法治宣讲、典型案例解读、法律咨询、以案说法等方式,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四是发挥“法官工作室”作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建好“非遗”司法保护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