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帮我做主啊,我在家里待不下去了,儿子儿媳都嫌弃我......”10月3日一大早,周至法院南门口一名60多岁的老人情绪激动,哭喊不止。带班领导张蕊听闻后,带领值班干警赶到现场仔细了解情况。
原来该名老人姓秦,中年丧夫,育有两女一子,现均已成家立业。儿子儿媳一直在外在打工,没有固定收入,于是前年举债在临近街面的宅基地上新建了楼房,因地理位置较好,很快就招到租客。家中有了固定收入,老人也放心地将财政大权交给了儿媳,本想着自己该安享幸福晚年了,但儿媳现在却嫌弃她年老多病,经常无故辱骂老人。近日家中又发生了争执,老人起了轻生的念头,多亏女儿劝阻才未酿成悲剧,但经此一事,老人动了分家的念头,考虑到今后的家庭团结,不想以亲情对薄公堂,已托人私下与儿子一家商量分家事宜,但又担心儿子一家不按约定履行,遂大清早来法院寻求帮助。
张蕊组长了解事情原委后,长时间耐心地劝慰老人,才使老人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随后又联系老人家属,对其进行释法析理,最终老人在家属的陪伴下离开了法院。这起事件只是周至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周至法院构建了非诉引导机制,对到法院寻求法律支持的群众,选派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耐心答疑解惑,当好群众法律顾问,将纠纷化解在诉前,消除于萌芽,平均每月接待群众超过100人次。下一步,周至法院将持续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优化整合各类解纷资源,着力拓展诉源治理的广度与深度,积极打造具有周至特色的诉源治理品牌,继续做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让“有事找法院”成为群众习惯,全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性疏导、实质性化解、综合性治理。(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