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华商报》专版刊登以《从这张成绩单感受西安法院的司法温度和力度》为题的报道,以缩影方式展现西安市两级法院在诉源治理增效、营商环境提升、人民法庭建设、司法保障民生、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交出的亮眼成绩。其中,周至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人民法庭“立审执调访一体化”建设,尤其是在多元化解纠纷工作中的司法实践和有效探索,也以亮点方式呈现文中,以实际行动为西安法院成绩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谢谢法官,这件事我们之前协商了几个月都没有结果,今天终于解决了。”因楼上厨房漏水,上下楼邻居对簿公堂。经过诉前、诉中多次调解,双方依然各执一词,就赔偿数额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庭审结束后,法庭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角度为他们算时间账、经济账、感情账,最终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
协商调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方式,上述这幕是周至法院哑柏法庭坚持调解贯穿始终的一个典型做法。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哑柏法庭从辖区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和“法院专员”中精心挑选一批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纳入法院的特邀调解员队伍,为法庭开展全流程调解奠定了坚实基础。